農家子弟 創業維艱
我是個農家子弟,自小家庭經濟非常拮据 。 1969 年自台北工專化工科畢業,二年的役期磨練後,前後 4 年曾任職兩家小公司,因公司規模不大,所以從內到外,從業務、總務甚至收款 、 送貨都要處理,當時雖然非常辛苦,但是讓我有機會學習多方面的事務 。對我創業時提供很大的助益 。 30 年前的台灣經濟正在發展,而當時最熱門的就屬紡織業了,任何與紡織業有關的各種原料均有相當大的市場,而當時台灣紡織業外銷全世界各地,也造就了多少富商與資本家,迪化街的布商就是在那時興起,個個都成了大小企業家了!
當時有一同班同學任職於李長榮化工公司,他很信賴我的為人找我一起創業,他研發出製造三聚氰胺樹脂的方法,這種樹脂是應用在紡織品上,能夠加強布匹的筆挺度、彈性與手感,是當時高級布匹不可或缺的原料,讓布匹使用後能夠提高價值。當時台灣業者使用的的兩大來源,美國氰胺公司與大日本油墨公司,都是非常大型的跨國公司,台灣還未有本地的製造商,若是能生產出來必定有很大的市場,我找來另一邱姓學長,他正在外商公司作染料銷售業務,對市場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瞭解,三個人協議開創公司,於是先行做了創業前的市調工作,由同學先行試做了部份成品交由邱學長交給下遊客戶試用,得到不錯的反應,在這種無限希望的遠景下,共同集資了
200 萬新台幣在台北縣新莊市租借廠房開始生產。
|
但意外情況發生了,生產的成品有瑕疵,三個月的產品均無法賣出,這真是天大的打擊,原來以前的試用品,客戶是在報喜不報憂的心態下提供的信息,而我們這些年青人,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就是完美的產品 。 應是上帝的恩典,有朋友提供我們改善的方法與技術,經過不斷試驗及改善,終於達到了可與人競爭的品質,讓我們有驚無險的渡過創業的第一個難關 。
克勤克儉、夙夜匪懈
草創初期為了樽節開銷,公司的每個人都當幾個人用,每天上午要處理完廠務及庶務,下午就用摩托車載着滿滿的瓶瓶罐罐的樣品,由新莊出發往樹林、三重、板橋、桃園等染整廠集中地展開拜訪行程,每天由新莊出發到中壢已近暮靄時分,就在當地就膳後繼續拜訪行程,回到台北家中都已超過 12 點了,有些客戶白天非常忙碌,只有在晚上有時間商談,而且晚上拜訪較有時間博感情,久而久之,這些客戶都對公司的產品產生信賴感,不只順利將產品推出去,也交了很多朋友!這基本的“誠心待人“的性格也讓我感受了回饋的溫暖!這樣每個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披星戴月, 日復一日的勤勞拜訪長達 4 年之久 ,慢慢開展了公司的業務層面與廣度,在這裡值得一提的為我打定一開始拜訪的對象為 5 ~ 10 家的中小型企業,密集拜訪後有了成績,自然其它大廠會聞風跟進,這是一種“以小搏大”的策略,也是小企業的生存之道!
公司在 1976 年 9 月遷移到桃園市水汴頭擴大營業,並增加一條螢光增白劑的生產線,這種增白劑可用於紡織與紙業,公司也在第二年開始獲利,經營漸上軌道,但是新的問題產生,公司從買原料 、 發薪水 、 付水電費都要現金,而營業回收票期非常長,周轉上常發生困難,幸好當時的邱董事長家庭殷實,邱伯父義務伸出援手票貼幫公司渡過相當多的財務難關 。 然而不久邱董因另行創業退股,資金調度頓時出現缺口,我很久未涉及財務調度而且又無相關交誼與背景,只好與銀行商談票貼事宜,一日到合作金庫拜訪,竟然碰到了在成功嶺當兵時同班的夥伴,真是貴人相助,當時銀行授信非常保守,這位夥伴當然也不能輕率答應,因為分開許多年未曾聯絡,對我的近況不瞭解 。 他用一個方法來測驗我,下班後常相約撞球,他的撞球技術高超,而我是初學當然是常凸?,但是我還是很認真的瞄準每一次的出桿,對方由我出桿的認真度來研判我從事事業的投入與專注。古云:「見微知着 」 ,這個夥伴當下告訴我一些與銀行打交道的秘訣,由於他的幫助,讓我得到合作金庫的額度授信,也解決了我經營的最大瓶頸與困境,當然也因為無後顧之憂,我也放手大膽地衝刺業務擴大經營版圖! |
戮力外銷、擴展市場
公司前 5
年均以內銷為主,而內銷市場煩瑣而且人力成本昂貴,票期長,雖有銀行支持,但終有發展極限,我考慮再三,並研究了台灣島國經濟的淺碟形態,瞭解到要再邁入另一事業高峰,勢必要走外銷這條路,但外銷前景雖好卻缺乏領路人,於是我借重台灣應聘到海外的技術人員,當他們回國休假我就常去拜訪他們,透過他們尋找代理商。
在偶然的機會,透過朋友介紹,我去拜訪菲律賓一位從事染料生意的蔡先生,他是從台灣到此開展事業,人不親土親,當時我們的產品螢光增白劑雖然在台灣很有名氣,但世界各國大都是歐洲及日本產品的天下,台灣產品給人的信賴度不足,必須先建立他們對台灣產品的信心,透過蔡先生介紹讓我認識了很多從事紡織業的菲律賓華僑,每年多次一齊拜訪客戶,拉近彼此的距離,且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 久而久之,彼此就成了忠誠使用者與朋友了!
外銷這條路非常辛苦,但卻是必須走的,當時公司規模尚小,為了樽節旅費支出,所以每一趟出國就儘量多跑一些客戶,當時到東南亞出差一次, 1 、 2 個星期是常態,由菲律賓到印度尼西亞到馬來西亞到泰國,每天由早到晚連續拜訪客戶,體力與精神壓力非常大 。這段風塵僕僕的歲月裡有我汗滴滿身的辛勞與永不退卻的決心,尤其拓展印度尼西亞市場更是感觸萬千,第一次由菲律賓轉飛印度尼西亞就是一次難忘的經驗,當時印度尼西亞治安極差,而且排華暴動剛過,台灣朋友知曉我要到印度尼西亞,都交待不能獨自坐出租車,否則很可能被搶 。 當時因塞車,到達菲律賓機場已過入關時間,還好最後一位入關者因具印度尼西亞外交官太太身份,機場特別通融她在辦入關手續,而我也順便被接受登機,搭上印度尼西亞航空公司航班,為了感謝她,我也自動幫她提行李,並與之閒聊,及至降落雅加達機場,天色已晚,卻不見當初約定要來接機之人,還好這位夫人見我無人接機,義務幫我看顧行李,還指點我到詢問台廣播找人,當各種方法均告失效,打算跟隨她到市區自己找旅館暫住時,接機之印度尼西亞人才姍姍來遲,結束了一場虛驚。
印度尼西亞排華頻繁,每次到印度尼西亞常住於機場附近飯店,並收聽廣播,瞭解遊行群眾的路線並避開,有一次排華剛結束,但還有零星的動亂,我到一家開張的飯館吃飯,發現竟然是華僑開的且設施完好,詢問之後才曉得店主應用諸葛孔明空城計,撤退人員敞開門戶,讓暴民以為內有準備而心生恐懼略過不入而得以保全,堪稱一次成功的心理作戰,不由得讓我佩服店主學以致用的靈活身段了!
印度尼西亞的紙廠大多於森林深處建廠,就地取材減少運費,提升競爭力,而森林內野草叢生,當地習慣會於雨季來臨前放火燒草, 一方面清出新種植面積,以便植樹,一方面火燼可以作為肥料滋補養林,那知有一年大幹旱,雨季未來而野火更形蔓延,飛燼塵暴直達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而我因業務需要還是硬着頭皮飛抵印度尼西亞,抵達雅加達才知到當地的小飛機,因森林大火而停飛,只好打道回府。 |
購廠植基、再創高峰
1984 年 3 月集資購地建廠於桃園縣大園擴大工業區,資本金擴大到 1920 萬,台灣人篤信「有土斯有財」,有了自己的廠房,心頭好像老僧入定一般,着實有相當的安全感,有此根基,就較無後顧之憂的拓展全球的外銷市場。
最值得一提的為菲律賓市場在持續衝刺之下業績呈現大幅成長,代理商要求公司在菲律賓設廠以就近供應客戶,公司決定以 1000 萬披索投資興建菲律賓廠以應付當地市場, 18 年來資產倍增,且每年均有盈餘回饋公司,堪稱是非常優良的投資回收。
經營事業必須放眼 10 年 20 年後的發展,當外銷到達一定成績時,我就思考如何再提升公司業績,而介入造紙市場是公司未來的發展命脈,是以全力發展公司的外銷造紙市場。為了全力專注於業績的提升,公司採取保守的零負債策略,不再受限於財務調度的困擾, 公司在第 12 年起產品打入造紙市場,業績呈現大幅飛躍,造紙產業為民生必需品,全球用量非常龐大,亞洲地區以日本、印度尼西亞、中國大陸市場最大。我從印度尼西亞開始,先打入當地最大的造紙企業,再經過這些大企業到大陸投資都沿用母廠的原材料,將我們的螢光增白劑帶進中國市場。而外銷日本則是最艱鉅的任務,一開始先行透過印度尼西亞友人介紹日本相關產業廠商試用公司產品,結果一年多來均沒有結果,但是我仍秉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不斷拜訪他們,終獲轉介一家 70 多年歷史的商社;這家公司在日本相當有名,在造紙界有很強的銷售能力,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正好這時大陸客戶生產的紙,開始銷往日本,不僅價廉而且品質不輸日貨,這才讓日本造紙界開始接受本公司的產品,由第一年 70 噸到第二年 700 噸而第三年更增加到 2000 噸,兩年內增長幅度 30 倍。而這家代理商也一直代理公司產品一直到現在!現在全日本規模最大的幾家造紙廠均是公司的客戶,“堅持到底“的精神在日本得到成果是我最高興的事!
勉力西進 全球佈局
邇來因經濟因素影響台灣客戶不斷西進到大陸擴廠,公司的供應線因路途遙遠增加成本與時間的壓力,而大陸當地客戶也不斷要求公司到大陸設廠;當地廠商挾其低廉勞力與成本低價傾銷,更是造成公司業績的威脅,為了在世界舞台上蓄積競爭能量,經過詳細評估後決定設於基礎設施規劃較完善的江蘇省太倉市,
2003 年投資 240 萬美元成立旭泰 〈 太倉 〉 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並於 2005 年 5 月投產,廠地占 36000
平方公尺公司總資產增至新台幣 6 億 1 仟萬元。
大陸設廠期間,非常感激廠地鄰居蔡總經理的幫忙,蔡總是台商,從事塑料行業,在公司建廠期間義務提供辦公室及宿舍,並幫忙很多煩瑣事宜,真是可敬可愛的鄉親!
安全認證 業界先趨
公司於 1997 年 5 月榮獲 SGS ISO 9002 的國際品質保證,產品於 2002 年螢光增白劑通過急性毒性口服投予試驗( LD50 ),及沙門氏菌回覆突變試驗( AMES TEST ),證明本公司的產品螢光增白劑的安全性,這是台灣同類產品第一家榮獲此等殊榮,證明公司產品的品質已達國際一流的水準了!
回憶有甘有苦,一則慰藉人心,亦可自我警愓,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印度尼西亞經濟泡沫化,而印度尼西亞的一家大客戶發生財務危機,公司因而承受了新台幣 7 千多萬的債務,這在當時對公司來說可是一記沉重的打擊,所幸當時公司正為購置辦公大樓而累積一筆資金約新台幣 7000 萬元,正好可以拿來填補這個破洞,危機終告解除,真是神的旨意;如果沒有那筆購樓資金,可能公司就很難平安渡過了!而業績的維持更是一大難題,我思考如果放棄這家大客戶,公司承受雙重損失,如果維持銷售,則公司不僅業績能持續,以往債務也能多少回收,於是大膽下了一個決定,再行將產品供應這家公司,果然得以兩面均能兼顧 。
貴人相助 恩典常駐
感謝上帝的恩典,也感謝事業旅程的貴人,在創業過程中對我幫助極大的幾個人值得提出來分享 。公司第二年我受託接待一位日本技師名叫木戶,木戶先生第一次來台,工作之餘倍感孤寂,只要遇到例假日就邀其同遊台北近郊名勝,木戶先生為一專業技術人員,個性拘謹老實,而我只會簡單的日語,溝通上常常比手畫腳,有一天他告訴我,感謝我的接待讓他度過很多快樂時光,若我有何困難均可找他,當時公司正開闢第二條生產線—螢光增白劑,品質不是很好,木戶先生當即一口答應要找其在日本從事相同產品的朋友來台灣教導我們,當時以為只是客套話,沒想到過沒多久,木戶先生真的帶了他的朋友木下先生來台灣教導我們如何改進製程,也因為如此,螢光增白劑品質提升不小,凌駕於台灣其它同業之上,當時公司競爭的對象是世界各國的大公司,品質必須達到國際水準才算成功,這就非短期所能解決了!公司全體員工莫不戮力於產品的提升,每隔一段時間必將新產品寄給木下先生鑒定,經過幾年時間都不能達到木下先生的要求,是以決定與總經理親自到日本取經,那知到了日本才知曉木下先生因病住院療養中,到醫院探視他的病情,得蒙其應允,到他的工廠參觀製程,這真是莫大的機會與榮寵,工廠製程是商業機密,若無特殊機緣,何能親身入內目睹呢?這又讓我感悟到“待人以誠”的回饋了!而木下先生傾囊相授業界中的種種知識,並建議公司未來應走向製藥的領域,也因而確立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因此機緣與木戶先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台灣日本時相往來,尤其木戶先生酷愛台灣紹興酒,每回到日本必定帶幾瓶紹興酒與之對飲淺酌,雙方友誼就如紹興酒般愈陳愈香。 1990 年我在澳洲期間意外地接到木戶先生肝病過世的消息,當即由澳洲飛到日本和歌山鄉下,一如生前帶著紹興酒祭酒灑墓以慰他在天之靈。木戶先生過世時年僅 50 餘歲,真是令人惋惜,而後到日本我都儘量抽空看望木戶夫人, 1997 年適逢日本泡沫經濟,木戶先生公子的事業承受拖累,生意失敗而避居外地,我不忍故人之子受顛沛流離之苦,透過木下先生及很多人來協尋他的下落,經過多年找尋終於得其訊息,遂專程赴日約其見面,並致贈生活費,年青人自尊心強不願接受,經一再勸導其拿回奉養母親,方才勉強接下。
在此也要感謝多年來共事的同仁,因為我對公事要求標準較高,所以員工的壓力也大,我常出國 3 、 4 個星期,公司各部門各司其職運作如常,絲毫不見懈怠之情真是感激;我在澳洲兩年期間,公司印鑒及財務全數交給陳總經理保管使用,沒有任何疑慮,沒有任何差池,陳總與我自工專同學後共事,相交 40 年,一路相互扶持 、 相知相惜,乃事業上的最佳拍檔,陳總是建廠管理生產的傑出人才,一生中能遇如此值得信賴的好友真是上帝美好的安排!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因為有這麼好的人與我共事,並且有這麼多的人才為公司效勞,公司才能有今天這個局面!真的感謝他們! 同時要感謝所有忠實的客戶,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旭泰 。客戶變成好朋友的例子非常多,其中聯邦染整公司葉總經理,從公司創立第二年一直到現在 29 年來,均持續選購本公司產品不曾間斷,公司經營上的難題也都有賴他的指導,可說是一個亦師亦友的朋友。公司開始拓展國外市場期間,因長時間日夜操勞,身體狀況亮起紅燈,為了公司的發展,常抱病出差海外,尤其東南亞氣候又是酷熱異常,讓身體常感吃不消,允順公司何董事長見我如此,就強迫我去打高爾夫球以鍛鍊身體,當時若無他的鼓勵,以當時情境,公司尚待發展,實無能力與立場能做這種昂貴的運動,高爾夫球運動能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且能抒解工作上的壓力,可說是非常好的運動,也因而讓我的身體日漸好轉,讓我更有能力更有衝勁專注於公司的擴展,而這項運動也成了我至今唯一的嗜好與休閒了! |
傳賢選能 永續經營
當然一生些許的成就,得歸功於內人的支持,她讓我無後顧之憂,我因為工作忙碌,難得與家人相處,尤其移民澳洲這幾年來內人身兼慈母嚴父的角色,將三個小孩教育得循規蹈矩,內人是個基督徒家庭出身,對宗教信仰非常虔誠,經常帶著孩子到教堂做禮拜感受基督大愛情懷,領悟感恩惜福的心境,這種生活上的訓練與熏陶讓我的小孩從小能夠懂得感恩並且知恩、惜福、懂得反省、自我修正行事準則,如今三人均已獨立自主,且在各人的學業及工作上盡己所能 。面對公司經營的傳承,我的想法認為公司是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才能有今天的成果,誰最有能力與智慧,誰對公司前景最有幫助,誰就來接任公司掌舵者的職務,經營權與所有權應該分開,公司才能真正永續經營,所以不論我個人或其它股東的下一代或其它有能力的幹部,均給予相同的機會來承接公司的經營重任。
本業展望 全球佈局
“對客戶負責”是我的原則,告訴客戶的信息一定是正確的,而交給客戶的產品必需最好的品質。在嚴格的要求下同仁相對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古諺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當然要求愈嚴,產品品質愈好,客戶滿意度愈高,企業前景也相對愈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2004 年與日本日成共益株式會社正式簽約獨家代理螢光增白劑在日本的銷售,同時本公司產品亦由亞洲、中東、中南美而至歐洲及美國,共行銷約 40 個國家。客戶行業也由紡織、造紙邁入洗劑市場。未來勢必在當地製造,供應客戶,故國際化是不能阻擋的下一步。願?旭泰?能隨大家的腳步拓展到全世界,在此願與全體同仁共同努力。
回饋社會 祝福期許
企業成長後的社會責任是必需的,天災人禍的救助我們都不落人後,我是基督徒平日常參與教會活動,經由捐助教會,匯成一股愛的力量,執行社會救助工作參與社區共同服務人群,這就是“開啟有情、散播大愛”。上帝會讓你認識自己,找到真正快樂的人生;回顧一路走來,這麼多的人來幫助我順遂人生的道路,這麼多上帝的恩典讓我渡過多少困境,我很知足也很感恩。我希望退休後能再回到澳洲參與當地教會的活動,宣揚基督對世人的愛,讓我能成為上帝重用的器皿。當然年輕時候對家庭的疏忽,也希望能在往後的日子裡補償!讓我的人生記憶簿裡沒有遺憾兩個字;當然更期待我的接班者能夠賡續發展,能夠青出於藍,能夠讓公司更形壯大,讓旭泰的標幟永遠站在服務人群的責任裡發光,永永遠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