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 创业维艰
我是个农家子弟,自小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 1969 年自台北工专化工科毕业,二年的役期磨练后,前后 4 年曾任职两家小公司,因公司规模不大,所以从内到外,从业务、总务甚至收款 、 送货都要处理,当时虽然非常辛苦,但是让我有机会学习多方面的事务 。对我创业时提供很大的帮助 。 30 年前的台湾经济正在发展,而当时最热门的就属纺织业了,任何与纺织业有关的各种原料均有相当大的市场,而当时台湾纺织业外销全世界各地,也造就了多少富商与资本家,迪化街的布商就是在那时兴起,个个都成了大小企业家了!
当时有一同班同学任职于李长荣化工公司,他很信赖我的为人找我一起创业,他研发出制造三聚氰胺树脂的方法,这种树脂是应用在纺织品上,能够加强布匹的笔挺度、弹性与手感,是当时高级布匹不可或缺的原料,让布匹使用后能够提高价值。当时台湾业者使用的的两大来源,美国氰胺公司与大日本油墨公司,都是非常大型的跨国公司,台湾还未有本地的制造商,若是能生产出来必定有很大的市场,我找来另一邱姓学长,他正在外商公司作染料销售业务,对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三个人协议开创公司,于是先行做了创业前的市调工作,由同学先行试做了部份成品交由邱学长交给下游客户试用,得到不错的反应,在这种无限希望的远景下,共同集资了 200 万新台币在台北县新庄市租借厂房开始生产。 |
但意外情况发生了,生产的成品有瑕疵,三个月的产品均无法卖出,这真是天大的打击,原来以前的试用品,客户是在报喜不报忧的心态下提供的信息,而我们这些年青人,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就是完美的产品 。 应是上帝的恩典,有朋友提供我们改善的方法与技术,经过不断试验及改善,终于达到了可与人竞争的质量,让我们有惊无险的渡过创业的第一个难关 。
克勤克俭、夙夜匪懈
草创初期为了樽节开销,公司的每个人都当几个人用,每天上午要处理完厂务及庶务,下午就用摩托车载着满满的瓶瓶罐罐的样品,由新庄出发往树林、三重、板桥、桃园等染整厂集中地展开拜访行程,每天由新庄出发到中坜已近暮霭时分,就在当地就膳后继续拜访行程,回到台北家中都已超过 12 点了,有些客户白天非常忙碌,只有在晚上有时间商谈,而且晚上拜访较有时间博感情,久而久之,这些客户都对公司的产品产生信赖感,不只顺利将产品推出去,也交了很多朋友!这基本的“诚心待人“的性格也让我感受了回馈的温暖!这样每个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披星戴月, 日复一日的勤劳拜访长达 4 年之久 ,慢慢开展了公司的业务层面与广度,在这里值得一提的为我打定一开始拜访的对象为 5 ~ 10 家的中小型企业,密集拜访后有了成绩,自然其它大厂会闻风跟进,这是一种“以小搏大”的策略,也是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公司在 1976 年 9 月迁移到桃园市水汴头扩大营业,并增加一条荧光增白剂的生产线,这种增白剂可用于纺织与纸业,公司也在第二年开始获利,经营渐上轨道,但是新的问题产生,公司从买原料 、 发薪水 、 付水电费都要现金,而营业回收票期非常长,周转上常发生困难,幸好当时的邱董事长家庭殷实,邱伯父义务伸出援手票贴帮公司渡过相当多的财务难关 。 然而不久邱董因另行创业退股,资金调度顿时出现缺口,我很久未涉及财务调度而且又无相关交谊与背景,只好与银行商谈票贴事宜,一日到合作金库拜访,竟然碰到了在成功岭当兵时同班的伙伴,真是贵人相助,当时银行授信非常保守,这位伙伴当然也不能轻率答应,因为分开许多年未曾联络,对我的近况不了解 。 他用一个方法来测验我,下班后常相约撞球,他的撞球技术高超,而我是初学当然是常凸?,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瞄准每一次的出杆,对方由我出杆的认真度来分析我从事事业的投入与专注。古云:「见微知着 」 ,这个伙伴当下告诉我一些与银行打交道的秘诀,由于他的帮助,让我得到合作金库的额度授信,也解决了我经营的最大瓶颈与困境,当然也因为无后顾之忧,我也放手大胆地冲刺业务扩大经营版图! |
值得一提的为公司草创初期,两大对手均认为不足为患,两年后他们才醒悟旭泰不是小虾米,而且会是一个坚强的对手,先后来找我谈判,怎样来维持市场秩序,因此可证明旭泰的产品质量已达到一流的水平了!这对一家新公司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耀与肯定!
戮力外销、扩展市场
公司前 5 年均以内销为主,而内销市场烦琐而且人力成本昂贵,票期长,虽有银行支持,但终有发展极限,我考虑再三,并研究了台湾岛国经济的浅碟形态,了解到要再迈入另一事业高峰,势必要走外销这条路,但外销前景虽好却缺乏领路人,于是我借重台湾应聘到海外的技术人员,当他们回国休假我就常去拜访他们,透过他们寻找代理商。
在偶然的机会,透过朋友介绍,我去拜访菲律宾一位从事染料生意的蔡先生,他是从台湾到此开展事业,人不亲土亲,当时我们的产品荧光增白剂虽然在台湾很有名气,但世界各国大都是欧洲及日本产品的天下,台湾产品给人的信赖度不足,必须先建立他们对台湾产品的信心,透过蔡先生介绍让我认识了很多从事纺织业的菲律宾华侨,每年多次一齐拜访客户,拉近彼此的距离,且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 久而久之,彼此就成了忠诚使用者与朋友了!
外销这条路非常辛苦,但却是必须走的,当时公司规模尚小,为了樽节旅费支出,所以每一趟出国就尽量多跑一些客户,当时到东南亚出差一次, 1 、 2 个星期是常态,由菲律宾到印度尼西亚到马来西亚到泰国,每天由早到晚连续拜访客户,体力与精神压力非常大 。这段风尘仆仆的岁月里有我汗滴满身的辛劳与永不退却的决心,尤其拓展印度尼西亚市场更是感触万千,第一次由菲律宾转飞印度尼西亚就是一次难忘的经验,当时印度尼西亚治安极差,而且排华暴动刚过,台湾朋友知晓我要到印度尼西亚,都交待不能独自坐出租车,否则很可能被抢 。 当时因塞车,到达菲律宾机场已过入关时间,还好最后一位入关者因具印度尼西亚外交官太太身份,机场特别通融她在办入关手续,而我也顺便被接受登机,搭上印度尼西亚航空公司航班,为了感谢她,我也自动帮她提行李,并与之闲聊,及至降落雅加达机场,天色已晚,却不见当初约定要来接机之人,还好这位夫人见我无人接机,义务帮我看顾行李,还指点我到询问台广播找人,当各种方法均告失效,打算跟随她到市区自己找旅馆暂住时,接机之印度尼西亚人才姗姗来迟,结束了一场虚惊。
印度尼西亚排华频繁,每次到印度尼西亚常住于机场附近饭店,并收听广播,了解游行群众的路线并避开,有一次排华刚结束,但还有零星的动乱,我到一家开张的饭馆吃饭,发现竟然是华侨开的且设施完好,询问之后才晓得店主应用诸葛孔明空城计,撤退人员敞开门户,让暴民以为内有准备而心生恐惧略过不入而得以保全,堪称一次成功的心理作战,不由得让我佩服店主学以致用的灵活身段了! 印度尼西亚的纸厂大多于森林深处建厂,就地取材减少运费,提升竞争力,而森林内野草丛生,当地习惯会于雨季来临前放火烧草, 一方面清出新种植面积,以便植树,一方面火烬可以作为肥料滋补养林,那知有一年大干旱,雨季未来而野火更形蔓延,飞烬尘暴直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而我因业务需要还是硬着头皮飞抵印度尼西亚,抵达雅加达才知到当地的小飞机,因森林大火而停飞,只好打道回府。 |
泰国也是另一个大市场,我曾经最远抵达泰国与高棉边境 30 公里的纸厂去,当时高棉正在战乱,边境经常有高棉共军活动,随时会有危险的!有一年自澳洲布里斯班搭澳航飞菲律宾马尼拉,抵达时大白天却昏天暗地,正在奇怪时,方才晓得是火山爆发,火山灰如下雪一样,当天晚餐后,送友人走出旅馆短短几分钟再回来全身已全是火山灰,而隔天一早起来更是灰茫茫一片,全部的道路、树木、车子、屋子全部被火山灰盖满,飞机不能起降,回台湾的行程受阻,祇好抽空拜访客户,整整一个星期困在马尼拉,有一天得到讯息飞机可飞航后到机场,目睹机场景象真是慑人,活像战乱难民潮般无秩序无政府状态,打架、闹事、满地肮脏,空气不佳,设施受毁,真是一生难忘的情景。
购厂植基、再创高峰
1984 年 3 月集资购地建厂于桃园县大园扩大工业区,资本金扩大到 1920 万,台湾人笃信「有土斯有财」,有了自己的厂房,心头好像老僧入定一般,着实有相当的安全感,有此根基,就较无后顾之忧的拓展全球的外销市场。
最值得一提的为菲律宾市场在持续冲刺之下业绩呈现大幅成长,代理商要求公司在菲律宾设厂以就近供应客户,公司决定以 1000 万披索投资兴建菲律宾厂以应付当地市场, 18 年来资产倍增,且每年均有盈余回馈公司,堪称是非常优良的投资回收。
经营事业必须放眼 10 年 20 年后的发展,当外销到达一定成绩时,我就思考如何再提升公司业绩,而介入造纸市场是公司未来的发展命脉,是以全力发展公司的外销造纸市场。为了全力专注于业绩的提升,公司采取保守的零负债策略,不再受限于财务调度的困扰, 公司在第 12 年起产品打入造纸市场,业绩呈现大幅飞跃,造纸产业为民生必需品,全球用量非常庞大,亚洲地区以日本、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市场最大。我从印度尼西亚开始,先打入当地最大的造纸企业,再经过这些大企业到大陆投资都沿用母厂的原材料,将我们的荧光增白剂带进中国市场。而外销日本则是最艰巨的任务,一开始先行透过印度尼西亚友人介绍日本相关产业厂商试用公司产品,结果一年多来均没有结果,但是我仍秉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不断拜访他们,终获转介一家 70 多年历史的商社;这家公司在日本相当有名,在造纸界有很强的销售能力,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正好这时大陆客户生产的纸,开始销往日本,不仅价廉而且质量不输日货,这才让日本造纸界开始接受本公司的产品,由第一年 70 吨到第二年 700 吨而第三年更增加到 2000 吨,两年内增长幅度 30 倍。而这家代理商也一直代理公司产品一直到现在!现在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几家造纸厂均是公司的客户,“坚持到底“的精神在日本得到成果是我最高兴的事!
勉力西进 全球布局
迩来因经济因素影响台湾客户不断西进到大陆扩厂,公司的供应线因路途遥远增加成本与时间的压力,而大陆当地客户也不断要求公司到大陆设厂;当地厂商挟其低廉劳力与成本低价倾销,更是造成公司业绩的威胁,为了在世界舞台上蓄积竞争能量,经过详细评估后决定设于基础设施规划较完善的江苏省太仓市, 2003 年投资 240 万美元成立旭泰 〈 太仓 〉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并于 2005 年 5 月投产,厂地占 36000 平方公尺公司总资产增至新台币 6 亿 1 仟万元。
大陆设厂期间,非常感激厂地邻居蔡总经理的帮忙,蔡总是台商,从事塑料行业,在公司建厂期间义务提供办公室及宿舍,并帮忙很多烦琐事宜,真是可敬可爱的乡亲!
安全认证 业界先趋
公司于 1997 年 5 月荣获 SGS ISO 9002 的国际质量保证,产品于 2002 年荧光增白剂通过急性毒性口服投予试验( LD50 ),及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 AMES TEST ),证明本公司的产品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这是台湾同类产品第一家荣获此等殊荣,证明公司产品的质量已达国际一流的水平了!
回忆有甘有苦,一则慰藉人心,亦可自我警愓,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印度尼西亚经济泡沫化,而印度尼西亚的一家大客户发生财务危机,公司因而承受了新台币 7 千多万的债务,这在当时对公司来说可是一记沉重的打击,所幸当时公司正为购置办公大楼而累积一笔资金约新台币 7000 万元,正好可以拿来填补这个破洞,危机终告解除,真是神的旨意;如果没有那笔购楼资金,可能公司就很难平安渡过了!而业绩的维持更是一大难题,我思考如果放弃这家大客户,公司承受双重损失,如果维持销售,则公司不仅业绩能持续,以往债务也能多少回收,于是大胆下了一个决定,再行将产品供应这家公司,果然得以两面均能兼顾 。
贵人相助 恩典常驻
感谢上帝的恩典,也感谢事业旅程的贵人,在创业过程中对我帮助极大的几个人值得提出来分享 。公司第二年我受托接待一位日本技师名叫木户,木户先生第一次来台,工作之余倍感孤寂,只要遇到例假日就邀其同游台北近郊名胜,木户先生为一专业技术人员,个性拘谨老实,而我只会简单的日语,沟通上常常比手画脚,有一天他告诉我,感谢我的接待让他度过很多快乐时光,若我有何困难均可找他,当时公司正开辟第二条生产线—荧光增白剂,质量不是很好,木户先生当即一口答应要找其在日本从事相同产品的朋友来台湾教导我们,当时以为只是客套话,没想到过没多久,木户先生真的带了他的朋友木下先生来台湾教导我们如何改进制程,也因为如此,荧光增白剂质量提升不小,凌驾于台湾其它同业之上,当时公司竞争的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大公司,质量必须达到国际水平才算成功,这就非短期所能解决了!公司全体员工莫不戮力于产品的提升,每隔一段时间必将新产品寄给木下先生鉴定,经过几年时间都不能达到木下先生的要求,是以决定与总经理亲自到日本取经,那知到了日本才知晓木下先生因病住院疗养中,到医院探视他的病情,得蒙其应允,到他的工厂参观制程,这真是莫大的机会与荣宠,工厂制程是商业机密,若无特殊机缘,何能亲身入内目睹呢?这又让我感悟到“待人以诚”的回馈了!而木下先生倾囊相授业界中的种种知识,并建议公司未来应走向制药的领域,也因而确立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机缘与木户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台湾日本时相往来,尤其木户先生酷爱台湾绍兴酒,每回到日本必定带几瓶绍兴酒与之对饮浅酌,双方友谊就如绍兴酒般愈陈愈香。 1990 年我在澳洲期间意外地接到木户先生肝病过世的消息,当即由澳洲飞到日本和歌山乡下,一如生前带着绍兴酒祭酒洒墓以慰他在天之灵。木户先生过世时年仅 50 余岁,真是令人惋惜,而后到日本我都尽量抽空看望木户夫人, 1997 年适逢日本泡沫经济,木户先生公子的事业承受拖累,生意失败而避居外地,我不忍故人之子受颠沛流离之苦,透过木下先生及很多人来协寻他的下落,经过多年找寻终于得其讯息,遂专程赴日约其见面,并致赠生活费,年青人自尊心强不愿接受,经一再劝导其拿回奉养母亲,方才勉强接下。
在此也要感谢多年来共事的同仁,因为我对公事要求标准较高,所以员工的压力也大,我常出国 3 、 4 个星期,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职运作如常,丝毫不见懈怠之情真是感激;我在澳洲两年期间,公司印鉴及财务全数交给陈总经理保管使用,没有任何疑虑,没有任何差池,陈总与我自工专同学后共事,相交 40 年,一路相互扶持 、 相知相惜,乃事业上的最佳拍档,陈总是建厂管理生产的杰出人才,一生中能遇如此值得信赖的好友真是上帝美好的安排!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因为有这么好的人与我共事,并且有这么多的人才为公司效劳,公司才能有今天这个局面!真的感谢他们! 同时要感谢所有忠实的客户,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旭泰 。客户变成好朋友的例子非常多,其中联邦染整公司叶总经理,从公司创立第二年一直到现在 29 年来,均持续选购本公司产品不曾间断,公司经营上的难题也都有赖他的指导,可说是一个亦师亦友的朋友。公司开始拓展国外市场期间,因长时间日夜操劳,身体状况亮起红灯,为了公司的发展,常抱病出差海外,尤其东南亚气候又是酷热异常,让身体常感吃不消,允顺公司何董事长见我如此,就强迫我去打高尔夫球以锻炼身体,当时若无他的鼓励,以当时情境,公司尚待发展,实无能力与立场能做这种昂贵的运动,高尔夫球运动能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且能抒解工作上的压力,可说是非常好的运动,也因而让我的身体日渐好转,让我更有能力更有冲劲专注于公司的扩展,而这项运动也成了我至今唯一的嗜好与休闲了! |
传贤选能 永续经营
当然一生些许的成就,得归功于内人的支持,她让我无后顾之忧,我因为工作忙碌,难得与家人相处,尤其移民澳洲这几年来内人身兼慈母严父的角色,将三个小孩教育得循规蹈矩,内人是个基督徒家庭出身,对宗教信仰非常虔诚,经常带着孩子到教堂做礼拜感受基督大爱情怀,领悟感恩惜福的心境,这种生活上的训练与熏陶让我的小孩从小能够懂得感恩并且知恩、惜福、懂得反省、自我修正行事准则,如今三人均已独立自主,且在各人的学业及工作上尽己所能 。面对公司经营的传承,我的想法认为公司是由全体员工共同经营才能有今天的成果,谁最有能力与智慧,谁对公司前景最有帮助,谁就来接任公司掌舵者的职务,经营权与所有权应该分开,公司才能真正永续经营,所以不论我个人或其它股东的下一代或其它有能力的干部,均给予相同的机会来承接公司的经营重任。
本业展望 全球布局
“对客户负责”是我的原则,告诉客户的信息一定是正确的,而交给客户的产品必需最好的质量。在严格的要求下同仁相对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古谚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然要求愈严,产品质量愈好,客户满意度愈高,企业前景也相对愈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004 年与日本日成共益株式会社正式签约独家代理荧光增白剂在日本的销售,同时本公司产品亦由亚洲、中东、中南美而至欧洲及美国,共营销约 40 个国家。客户行业也由纺织、造纸迈入洗剂市场。未来势必在当地制造,供应客户,故国际化是不能阻挡的下一步。愿?旭泰?能随大家的脚步拓展到全世界,在此愿与全体同仁共同努力。
回馈社会 祝福期许
企业成长后的社会责任是必需的,天灾人祸的救助我们都不落人后,我是基督徒平日常参与教会活动,经由捐助教会,汇成一股爱的力量,执行社会救助工作参与小区共同服务人群,这就是“开启有情、散播大爱”。上帝会让你认识自己,找到真正快乐的人生;回顾一路走来,这么多的人来帮助我顺遂人生的道路,这么多上帝的恩典让我渡过多少困境,我很知足也很感恩。我希望退休后能再回到澳洲参与当地教会的活动,宣扬基督对世人的爱,让我能成为上帝重用的器皿。当然年轻时候对家庭的疏忽,也希望能在往后的日子里补偿!让我的人生记忆簿里没有遗憾两个字;当然更期待我的接班者能够赓续发展,能够青出于蓝,能够让公司更形壮大,让旭泰的标帜永远站在服务人群的责任里发光,永永远远地。